【牧靈素箋】屬靈成熟的模式﹙四﹚

溫清華

親愛的:

接到你的來電使我如釋重負,立刻放下手頭上的工作,為你的決定向至高的神獻上感恩。不錯,面對人生的困難,就好像保羅被人批評一樣,屬靈成熟的人會洞悉是魔鬼背後的作為。至於我們要怎樣回應?保羅在《哥林多後書》第十章1-6節中,和我們分享屬靈權柄的四個特點:1﹚有肉體而非靠肉體﹙3節﹚;2﹚所靠的是神的能力﹙4節﹚;3﹚針對的是人的高傲﹙5節﹚;和4﹚目的是使人能順服﹙6節﹚。

感謝主,電話中你沒有對我的話全盤接受,反而向我提出兩個問題:1﹚我們怎麼知道自己有主賜的屬靈權柄?2﹚我們怎樣用這權柄去粉碎撒旦的詭計?《哥林多後書》第十章8節清楚說:「10:8 主賜給我們權柄,是要造就你們……。」意思說,這權柄是主賜的,首先是用來對付自己,叫我們克制自我,能順服主。按照《聖經》的教導,身體和靈魂是一個整體﹙詩篇63:2, 78:50, 78:4等﹚。人的一切意念,源於我們內在的人或靈﹙創世記6:5,8:21;出埃及記4:21,7:13;以賽亞書29:13;耶利米書4:4,9:25;馬可福音7:20-23等﹚。因此,內在的人所決定的,向內形成「意志」,往外就構成「行動」。原則上,人的意志是在靈魂的控制下,但有時兩者又需要協調。若一個人比較以自我為中心,連這協調步驟也未曾做到,因此會產生反叛的行為模式,很難放下自我去順服另一個人的意志。按道理上來說,同在一個聖靈帶領感動之下,一個信徒應該較為容易去順服另一個信徒。但事實並非如此:信徒之間的衝突,不單是信徒自己生命的協調出了問題,甚至彼此之間,是以人的意志去相待,而非順服在聖靈的管治之下。如何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衝突,保羅在《哥林多後書》第十章7-18節中,和我們分享屬靈權柄運用的兩大原則:

1. 不與人比較,不求勝別人﹙7-11節﹚

原來屬靈的權柄不是先用來對付別人,而是先對準自己。若要別人順服你,你必須活出值得人尊重與信服的生命。因此,在我們想處理別人之前,首先要處理好自己。保羅叫哥林多人「想一想」:﹙a﹚有沒有做得過份?﹙b﹚有沒有給人機會?

2. 真理作標準,問三個問題﹙12-18節﹚

能夠「想一想」,已經是跨出一大步。但要有所突破,還要從神的角度,去考慮自己和別人的對立關係。保羅鼓勵我們,問自己三個問題:﹙a﹚ 我是否站在神要我站的界線之內﹙13-14節﹚?﹙b﹚是否有更多人因我的服侍而蒙福﹙15-17節﹚?﹙c﹚神自己又是怎樣看我的服侍﹙18節﹚?

讀雷根總統回憶錄,看到他的一次體會。某年七國高峰會後,他看見加拿大總理杜魯多,纏著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不放她走,並且就她的政策,繼續作出批評。但戴卓爾夫人站在那裡,昂首靜聽,卻一言不發。直到杜魯多說完後,她才離開。雷根總統追上去,問戴卓爾夫人說:「為何你不作出反駁?」戴卓爾夫人望著雷根說:「一個女人總要學會去聆聽一個男人孩子氣的話。」這回應認真利害,一方面,戴卓爾夫人把杜魯多看作她的兒子,讓他去發發脾氣;另一方面,作為領袖,戴卓爾夫人不愧是「鐵娘子」,她充滿自信。我相信原因是戴卓爾夫人知道自己的權威,不在乎駁倒別人,而在乎捍衛英國的利益。她也不計較別人的看法,也許她會參考,定出自己的策略,然後勇敢的執行。

總括保羅運用他屬靈權柄的經驗,我們可以看見:當保羅清楚知道自己的動機是純正的,並且在神面前確信自己是盡了本份,他就能放膽地去承擔神所托付的責任。他的目的不是為叫人順服自己,而是「10:8 主賜給我們權柄,是要造就你們…」。因此,適當地運用屬靈權柄,必會帶來下列結果:

  • 不自我膨脹,而是不斷自我成長;
  • 不要求被尊重,而是賺得別人敬重;
  • 不叫人害怕,而是鼓勵身邊的人;
  • 不推卸責任,而是肯認錯求寬恕;
  • 不排斥別人,而是在主裏接納人;
  • 不只求成事,而是建立人來成事;
  • 不持雙標準,而是讓神去作判斷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時,盟軍向德軍發動了好幾次晚間的攻擊。有一回,一位少校與他所率領的部隊前進時,發現有人在他後面一邊爬行,一邊點煙。他立刻示意停止行軍,轉身對後面的人說:「熄滅那煙!」他旁邊的下士提醒他,點煙的是在他後面的人。當少校看清楚後面那人,發覺原來是他的上司,一位將軍。少校立刻向將軍道歉。將軍上前,拍拍他說:「你做得對!你的權柄不是因為你的官階,而是因為你所承擔的責任。為了我們隊中所有人的安全,剛才你的命令每個人都要服從,包括我在內。」若堅持這種態度運用我們的屬靈權柄,必無往不利。希望上面的話能幫到你,求至高的神與你同在,使你靠基督得勝!

主僕清華敬啟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