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宣教角落】渺小的印度教婦女

整理 ISA  參考資料BBC NEWS報導

印度教是全球第三大宗教,僅次於基督教和伊斯蘭教。
主要分布在南亞,印度、尼泊爾、孟加拉、印尼、
巴基斯坦是印度教徒最多的前五大國家。
其中有10億印度教徒集中在印度教的發源地──印度。

在新冠肺炎(COVID-19)爆發前,印度已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,更宣稱2030年前要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;人口也直追居冠的中國。這個看似古老泛黃的國度──有四千多年歷史──卻顛覆人們的想像,擁有非常龐大、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口。印度人口年齡中位數只有27歲,相比美國的37歲、台灣的40歲,印度人口結構遠比大多數國家年輕。雖然它的人均GDP遠遠落後,但它有廣大的市場、深不可測的潛力,一直是專家心中慢熱的明日新星。

如此蓬勃、蓄勢待發的景象,卻在新冠病毒爆發後,籠上了黑暗的陰影。

比COVID-19更可怕的是餓死

印度首次鎖國,是在2020年3月25日的晚間8點,總理莫迪毫無預警地宣佈全境封鎖21天,消息發佈的4小時後,禁令就要生效。這項命令並未說明配套措施,關於之後何時可以出門採買,哪裡可以找得到食物,百姓一概不知。

對於莫迪說的「不要驚慌」四個字,全國人民用衝出家門採買食物的雙腳,徹底表達了恐慌。3億的底層窮人,更墜入低谷。他們靠日薪維生,不能工作等同飢餓迫在眉睫。一個在德里打零工的家庭,計劃冒著被警察毆打的危險,花兩天時間步行150公里回老家,因為他們連車費都沒有。像這樣的家庭多不可數,僅是移工徒步潮的冰山一角。

世界最憂心的是,印度都市裡擁擠稠密、衛生及供水系統不好的大貧民窟,若是爆發疫情,嚴重後果恐怕一發不可收拾。

有錢也換不到氧氣

如果說首波疫情衝擊的是窮人,那麼於2021年再起的第二波疫情,也讓印度中產階級嘗到痛徹心扉的滋味。

病毒沒有放過任何人。「儘管你很有錢,也找不到床位;儘管你很富有,也拿不到氧氣。」投資管理公司的創辦人穆克吉亞(Mukherjea)如此說。

雖然數十年來,印度民間製藥業獨霸天下,穩坐「世界藥房」的地位;新冠流行期間,更是AZ疫苗的主要製造國。莫迪誇下海口,印度將製造足夠的疫苗給全人類。可是這個美夢,就在他於2021年1月宣佈抗疫成功的三個月後,被狠狠地敲打碎了。

之後,新聞上不間斷的畫面是:每天凌晨三、四點,就緊抱氧氣鋼瓶,在街頭打氣站的排隊人龍;在醫院門口,為家人苦苦哭求一口氧氣的貧民,和火葬場地上燒不完的屍體……

就連印度人視若生命線的恆河,在越靠近貧窮的北方邦河段,劇增的浮屍越多。許多窮人沒錢火化親人,只好丟進聖河。

世界藥房,被疫病無情痛擊。新冠孤兒潮,是另一幅讓人心碎的畫面。孩子面對急速而來的分離和失去的痛苦,張望著茫然的臉。讓人道組織憂心的是,他們會不會成為人口販子的新獵物。

絕望的印度教徒沒有放棄「造神」的習慣,印度有些寺廟開始供奉「新冠神明」。這在印度並不稀奇,過去他們也造出了天花女神、鼠疫神明。

儘管黑暗,仍有人仰望晨星

在這種環境下,我們很容易在禱告中灰心喪志。然而,馬克斯‧盧卡多(Max Lucado)指引我們回到那位造物主和君王面前,他說: 「我們的禱告可能笨拙,我們的嘗試可能無力,但禱告的能力在於聽的那位,不在於說的那人,所以我們的禱告確實能發揮功效。」

接下來15天裡,我們的禱告焦點,
會集中於全球的印度教婦女身上。
在喜愛崇拜女神的印度教世界裡,
婦女卻受輕視。
但她們是家中的靈魂人物,
與孩子們有很長的相處時間,
同時肩負著家庭神壇的主祭責任。
我們希望認識和看重印度教婦女的需求,
祝福她們得著救恩。
願這群女神國度中的灰姑娘,
能遇見愛他們的基督,
成為君尊的祭司,安慰、引領家人歸向耶穌!


轉載自《宣教日引》2021年12月1日內容,蒙萬民福音使團授權刊登,更多資訊請關注萬民福音使團網站:www.cross-roads.org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