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宣教角落】世界第二大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

世界第二大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

過了炎熱的夏天,巴基斯坦就會進入結婚季,幾乎每晚都聽得到婚宴會場放煙火的聲音。任何一個再偏僻樸實的小鎮上,都能找到一棟華麗的婚宴會場。受邀者參加婚禮前,要趕緊去採購新衣服,因為如果不穿戴得新簇體面,就是不給主婚人面子。招待桌也放著禮金簿,會將餽贈的金額記在上面,等你家有人結婚時,再回包你雙倍的禮金。婚禮有時是在戶外的大帳篷,腳下有地毯,重要的客人還可以坐沙發;簡單來說就是好萊塢風。

走進帳篷,大家就開始閒聊。聊什麼呢?不外乎是新人的生平、學歷、主婚人是誰、兩個家族是什麼關係、誰介紹撮合的、新人家族有誰、賓客跟新人的關係、在場其他的人是誰誰誰……通常婚禮會延續好幾天,包括訂婚、新娘告別父母儀式、婚禮、婚宴,除了吃吃喝喝然後跳舞之外,這些關係話題也就會一直延續擴大,畢竟大家最關心的就是「門當戶對」。

你應該會發現,這裡有不少地方跟我們的文化還挺相近的!的確,對巴基斯坦人來說,家庭關係很重要,在我工作的機構裡,有許多人其實都是親戚關係。有次和同事聊天,隨口一問:「你跟太太是怎麼認識的呢?」他皺了皺眉頭,好像我問了個很呆的問題:「她是我遠房表妹,親戚嘛!」當他們提到「家族」,也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龐大而且緊密。加上當地人仍然有南亞種姓文化的後遺症,雖然伊斯蘭教和英國殖民時代已然淡化其約束力,但社會還是存在明確的階級差異;有些家庭全家都有體面的工作、領高薪、可以到海外旅遊,有些家庭所有人都在有錢人家幫傭,無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念大學。因為講究門當戶對,所以大家仍會在同一個階級中加深關係,無法打破隔閡。

門不當戶不對怎麼辦?如果愛上了門不當戶不對的人怎麼辦?這種事不是沒有,但你需要先理解,在當地自由戀愛比例不如台灣那麼高,女生出門都需要由爸爸或兄弟保護,結婚更是家長來幫兒女挑對象。若是自己找到心儀的對象,又有開明的爸媽覺得對象不錯,就會去牽線。但爸媽若是無法接受孩子自己找對象,很可能就會大發雷霆,尤其女方父母會遭人議論說這女兒沒有節操,害全家族蒙羞。實際上我就聽到幾個尋求庇護的女孩背後令人心碎的故事,是關於她們父母的「榮譽逼迫」,因為她們無法接受被安排的婚姻,結果父母感到被羞辱而無法饒恕子女。

努力生孩子,就怕被丈夫嫌棄

那麼結了個門當戶對的婚以後呢?我的確認識不少有好婆家、好老公的當地婦女,看起來很幸福知足,但也不盡如此。某次我趁連假去探訪另一個城市的醫院事工,接待我的護理師看起來精疲力竭,她說:「今天是超音波日,超級忙!」聽完她解釋,我才曉得在當地文化裡,身體的事是很隱晦的,所以許多婦女對於生理期、性徵、懷孕等事完全沒有概念,媽媽也不會教導。有些婦女每次超音波門診都來報到,仔細一問,這段期間也沒跟先生同房,但還盼著能生孩子。「有個太太今天還哭著說:『我如果不生孩子,真怕丈夫會不要我。』聽得我都動容了,想不到她其實已經有兩個孩子!但她卻說:『才兩個怎麼夠,我明明還可以生呀!』」護理師兩手一攤,每次超音波門診她都得面對數百位婦女,每週還三次。她的無奈並非覺得這些太太們很煩人,而是難過她們不認識自己在神眼中的價值,被家族期待壓得喘不過氣來。

基督徒需要遇見耶穌

讀到這邊你或許會納悶:這不就是穆斯林世界常見的景況嗎?這就為什麼我們迫切地想要傳福音給他們啊!可惜我上面講的事,也發生在基督徒社群裡。在巴基斯坦,各種派別的穆斯林、錫克教、印度教、基督教徒都被這些家族關係、榮辱文化、階級等價值觀深深捆綁著。

巴基斯坦的基督徒比例雖然不高,但總人數還是占所有斯坦國家基督徒的七成。假如巴基斯坦的教會都積極參與宣教,可能會改變整個斯坦地區。但當地牧者們誠實地說:「要推動宣教,我們率先要學的是饒恕的功課。」當地教會中最普遍且強烈的聲音就是:「我們為什麼要向穆斯林傳福音!?穆斯林都這樣欺負我們,為什麼我們要愛他們?」

我不奇怪他們有這樣的想法,畢竟他們從小到大在學校和職場中,一直屬於少數群體,經歷了許多不平的待遇。每當社會發生基督徒遭到傷害的事件,就很容易掀起基督徒群體心裡仇恨的波瀾。他們大多整個家族都是基督徒,理所當然地繼承了這個信仰,成為身分證上註記的一個「宗教」。我所認識的本地基督徒,雖然每週去教會,會背誦詩歌、做很長的禱告,但讀過聖經,明白福音的人卻寥寥無幾。或許這是為什麼巴基斯坦的基督徒家族,仍深受榮辱文化的影響,難以饒恕使他們蒙羞受辱的家人;婦女也難以接納自己,將自我價值感建立在能否為丈夫生育……這些都反映出一件事,可能他們不曾真正地明白福音的本質並經歷耶穌饒恕和無條件的愛。或許這正是在巴基斯坦雖有基督教教會、信徒,但一直無法向本地同胞傳福音的原因之一。

所以,有個台灣朋友聽說我短宣期間是在基督教學校工作,便問我:「這樣不是很可惜嗎?難得可以住在穆斯林當中,卻沒有機會傳福音。」我一下子無法回答,但腦海中浮現出所認識的當地穆斯林和基督徒,深深覺得他們沒有太大的不同,都很親切友善,都一樣被耶穌看重,但都同受當地文化綑綁,都一樣需要福音。我們需要格外謹慎,在神偉大的救贖藍圖裡,我們無法定義怎麼做、做什麼才有宣教果效,更不該讓狹隘的定義侷限神的工作。

本月,我們將為巴基斯坦禱告,無論是上教會的還是上清真寺的人,他們都迫切需要靈裡的重生,活出屬天的價值觀,才能帶來群體的轉化。


• 轉載自《宣教日引》2021年1月1日內容,蒙萬民福音使團授權刊登。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