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信得恩

殷穎

恩典其實有兩種;一種是神賜給普世之人的鴻恩,是人類與一切生物皆可承受的天恩;主教訓我們說:「我告訴你們,要愛你們的仇敵,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。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;因為他叫日頭照好人,也照歹人;降雨給義人,也給不義的人。」(馬太福音五44-45)主的這個教訓,主要是教導人要突破愛恨的極限,不應斤斤較量仇敵的不是,要具備天父普愛萬物的胸襟,但這樣做容易嗎?不但不易,且不可能,因人的愛與恨是與生俱來,勉強不得。人若不透過基督十字架的大愛,要愛仇敵,根本辦不到。但主的比方,是以人人皆能普遍享受的日光、空氣與水等為例,以示神愛之廣及萬物,但這種愛,人往往認為是應得,並不珍惜,也不感恩,此為神予一切世人與生物之普遍恩澤。另一種愛與恩典則是要透過基督在十字架上之死才可達成的,就是救恩;這種恩典則只限給人,而且是要由信心才可以接受的救恩:「你們得救是本乎恩,也因著信;這並不是出於自己,乃是神所賜的;也不是出於行為,免得有人自誇。」(以弗所書二8-9)約翰告訴我們:「凡接待他的,就是信他名的人,他就賜他們權柄,作神的兒女。」(約翰福音一12)信就是接受,救恩是白吃的午餐嗎?是的,但接受者要肯開口,能進食才行,嬰兒能開口,但自己卻無力吃,要母親餵食,病人也只能張口讓人餵食。但健康正常的人不應只張口等食,要自己拿起筷子或刀叉將食物放進口中,才是正常的進食。太陽與水是神對萬物普遍的恩典,但救恩卻不同於此,救恩是專為罪人預備的,如果你自己不承認是罪人,不願認罪與悔改,等同拒食神白白賜的食物,便與救恩無份了。所以救贖的恩典,是有別於神賜予普及萬物之恩的,因這救贖恩典是單單為罪人預備的,人不承認自己是罪人,便與之無份,而不以信心來接受,當然也無份。


「因信稱義」是保羅在致《羅馬書》中教義主要的陳述,但在《以弗所書》中更強調神的恩典,也是因信而得,並加重語氣說明:「我們原是他的工作,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,為要叫我們行善,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。」(以弗所書二10)人信主得了白白的恩典,不應只是靜態的接受,同時也要有行為,要行善,因信主之人是神的工作。人將救恩吃飽了,不能僅只「坐下吃喝,起來玩耍。」(出埃及記三十二6)我們既是神的工作,就應當背起十架,與基督亦步以趨,是為自救,也為救人。正因為人們對神恩典的誤解,殉道者潘霍華曾強調說:信徒必須要背起十架與主一同受苦,因基督必須受苦,門徒也必須受苦,這才是主的「工作」,而非人自己的善工。


「我們得救是本予恩,也因予信」,而信的內涵,不僅是靜態的接受,也是動態的「工作」,工作便包括與主一同受苦與受死,這才是因信而得來之恩典的真義。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