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宣教角落】填飽印度人的小飯碗


印度哈里亞納邦 Haryana, India

22週禱告 WEEK 14 最少接觸福音的省份

專題文:Justin Long (宣教研究員) 編輯:Isa

汽車與糧食的搖籃

1947年,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之後,印度大陸一分為二。1966年,哈里亞納從印屬旁遮普邦切割出來,自成一邦,成為印度地圖上,身影嬌小的省份。它所在的旁遮普地區,幾乎是農業興盛之地,被暱稱為「飯碗」或「麵包籃」。哈里亞納邦五臟雖小,卻是印度稻米和牛奶主要供應地,是該國較富裕的省份之一。

印度超過80%的挖掘機、50%以上的汽車和滿街跑的雙輪車,都是出自哈里亞納邦。這裡是印度最大的汽車製造產地,同時也是科技業的中樞。當地居民的教育程度偏高,單單在德里一帶,就有好幾間高等教育學府。
哈里亞納邦的東北部,有一半地區被國家首都德里環繞着,使得東北部在文化、經濟上,薰染了德里的首都氣息,有別於其他省內地區。

種族間的資源競爭

哈里亞納百姓普遍信奉印度教、說印地語,而鄰近旁遮普的人口,則多半由說旁遮普語的錫克人所組成。

賈特人(Jat)和巴格里人(Bagri)是使用哈里亞納語的兩大族群。哈里亞納語雖是方言,但普遍被視為官方印地語之外的第二語言。

賈特人占哈里亞納邦人口的四分之一,性格剛健武勇、保守頑固及不輕易改變。他們世代務農和從軍,享有不錯的資源與社會地位。但隨着農收下降、私人企業工作減少,他們在2016年為了爭取政府專門給低種姓所保留的教育及公務員名額,不惜以癱瘓高速公路、火燒房子、破壞用水等方式,激烈地向政府要求:「把我們劃為低種姓!」

這種不可思議的衝突,並不僅止於哈里亞納邦與賈特人身上,而是力求上進的印度現代化社會中,各階級及種族之間資源競爭的縮影,因為人們深怕落於人後。

生活的自足,靈裡的缺乏

哈里亞納邦的百姓或許生活自給自足,靠自己的雙手掙得一片天空,但他們尚未遇見那位厚賜人白白恩典、使人生命得富足的主耶穌基督。據官方人口普查結果顯示,哈里亞納88%的人口為印度教徒,6%為穆斯林,錫克人占5.5%註,基督徒的人口僅占0.3~0.5%,是印度最少接觸福音的省份之一。本月,我們將為哈里亞納邦百姓禱告,盼望他們快快遇見基督,真正地經歷在救主裡的安全感和全備豐富。
註:哈里亞納是旁遮普邦之外,擁有第二大錫克人口的省份。


轉載自《宣教日引》2022年5月1日內容,蒙萬民福音使團授權刊登,更多資訊請關注萬民福音使團網站:www.cross-roads.org。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