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向陽心聲】管教兒女有高招

 林向陽

很多華裔青少年認為父母親功利主義,一心只想兒女出人頭地,而且言辭苛刻、態度消極、悲觀,遇事又大驚小怪;與兒女商討事情時,狀況還未搞清楚之前,便已情緒失控,不可理喻!而華裔父母對兒女的管教方式很多,當中有利亦有弊。下面略舉數點﹕  

不正確的管教

1.「虎爸」、「虎媽」的高壓手段

這是一般傳統「罵的管教」。「虎爸」、「虎媽」喜用高壓權威態度施教,以為「愛之深,責之切」,對兒女稱讚少、批評多,害怕稱讚會令兒女自高自大,其實並不會如此的。而當兒女所作不合他們心意時,便立刻苛責,還把兒女塵封錯事拉出來算帳,甚至在親友和兒女的朋友面前也照樣責罵,以為這是「知恥近乎勇」,兒女會因此而羞愧並改正。誰知效果卻相反,這樣只會傷害兒女的心靈。在苛責中長大的孩子,缺乏自信和喜樂、容易自暴自棄。

2.體罰

有些父母動輒就對犯錯的兒女施行體罰,如打耳光,或隨手拿起東西向兒女的頭打下去,甚至不准許他們吃飯等,這些都是不正確的管教方法,只是父母發洩怒氣之舉。結果輕則令兒女懷恨在心,重則傷害兒女的生命。當一天父母親老邁時,長大了的兒女還會回來照顧父母嗎?

3.偏心

父母要「一碗水端平」,對兒女們的管教要公正、不偏愛,切勿單單挑剔或打罵某一個兒女。偏心會使兒女心懷不平,彼此間產生嫉妒和紛爭。

4.溺愛

有些父母只對兒女提供物質享受,對其不良習慣和行為如狡猾、欺詐等視若無睹,這樣會對兒女造成無窮的禍害。認識一對夫婦,他們非常溺愛其獨子,知道他喜歡打麻將和賭博,於是特意在家裡清空一個房間,招呼兒子的麻將友吃喝玩樂甚至留宿。 結果兒子嗜賭成癮,一生不務正業,後來更因為犯法要坐牢。

5.因自己的失敗而懲罰兒女

有些父母把自己的失敗或痛苦歸咎於孩子,動輒就為孩子冠上不堪的綽號,如:「蠢蛋」、「低能」、「白癡」等,這是極度殘害兒女的無知行為。認識一個女孩子,她的自卑心很重、私生活放蕩,後來才知道原來她的母親把自己的婚姻失敗歸咎於她,她自小竟被母親稱為「娼妓」。如此傷害女兒心靈的惡毒母親,真令人髮指!

有效的管教方法

1.按照聖經教導施教  

最好的管教是按照聖經的教訓來教導兒女,因此,從小帶領兒女明白福音,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,一生行神喜悅的道路,讓大能慈愛的聖靈作他們隨時的導師,這才是最重要、最妥善的方法。

聖經說﹕「你們作父親的,不要惹兒女的氣,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,養育他們。」(以弗所書六:4)父母要常為兒女禱告,也要為自己禱告,求神賜下智慧來養育祂賜給我們的產業。請記著神才是孩子的主人,父母只是管家,請別苛求兒女為你圓夢,也別按你個人的喜惡來決定兒女修讀的科目、職業和嫁娶的人選。否則,最後只會弄至親子關係破裂。

2.按年齡施教  

父母要按孩子的年齡施教。兒女年幼時,父母的管教不妨嚴格一點,及注重孩子品格的栽培,如敬畏神、孝敬父母、尊敬長者,誠實、正直、有愛心等。良好的品格和習慣要從小培養。到兒女漸長,父母管教的尺寸要慢慢放鬆,在某些事情上讓孩子自己作決定,培養他們的獨立性和責任心。

施教前,請先聆聽孩子的解釋。完畢後,抱抱孩子並告訴他,你是因為愛他才施教,孩子便會心服口服,同時也獲得施教之益處。

如有必要,就輕輕拍拍孩子的小手,絕不碰頭部,更不能用皮帶、拖鞋等物件劈頭蓋臉地亂打。到孩子稍長,不宜動手,應勸告開導。

若父母施教錯誤,請向孩子道歉,此舉會讓孩子尊重你,因為只有正直、勇敢的父母才會向晚輩認錯。

3.言行要一致  

施教時,要言出必行才能收效。但請別誇大其詞,說一些自己不能實踐的話;兒女的眼睛是雪亮的,知道你只不過是隻紙老虎,虛張聲勢而已。父母親管教兒女,要互相配合,才有效果。

4.因愛施教

有一個基督化家庭,兒子常偷竊,父母用盡方法也未能令他改過。一次,兒子因順手牽羊被抓,當晚父親把兒子帶回家,拿起小棍子,把妻女一同叫來。兒子心想,爸爸會如以往一樣,大駡他一頓,再打幾下了事。誰知父親把兒子被抓的事情,痛心地說一遍後,突然心有感觸,摟著兒子,失聲痛哭﹕「我真是對不起神,沒有好好教導兒子,我該死!被打的該是我!」父親一邊痛哭,一邊拿起棍子不停地拼命打自己,全家哭成一團,兒子摟住父親,跪在父親面前,痛哭悔改﹕「爸爸,不要再打自己,該死的是我。我不再偷東西了,不再偷了!」這個兒子被父親的愛感動,真的痛改前非,成為一個品行優良、愛主愛人的人。

由此可見,兒女若明白父母因愛才施教,這樣的管教最有功效!

5.作兒女的好朋友,循循善誘

聆聽兒女的心聲,做他們的好朋友。凡事與他們討論和說道理。請記著要「快快的聽,慢慢的說,慢慢的動怒」,在適當時機加以輔導。此外,別小看一家人一起吃飯、談心,及週末郊遊等共處時光,那是連繫親子情的黏土。

6.以身作則

諺語說﹕「上樑不正下樑歪」,好父母必須以身作則,管教才奏效。你要孩子有愛心,你必須是個有愛心的人;你要孩子用功唸書,你也必須勤奮。你要孩子孝順,你必須孝敬你和配偶的父母。你要孩子誠實,你就必須是個童叟無欺的人;你要孩子行事為人光明,你也必須言行光明、表裡一致……

父母要彼此相愛,施教才具有力量。假如父母吵鬧不停,或有婚外情,只會令孩子有家卻不想歸,試問他們的管教又怎會有說服力呢?

一個和諧喜樂,敬畏真神的家庭,父母與兒女互相關愛,遇到困難時,同舟共濟、同心面對、一起解決,這豈不是我們作父母成功施教,夢寐以求的嗎?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