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微型人生】微塵的覺醒

柴鄭玉雲

坊間許多書籍教人如何做人生贏家,各式寶鑑應有盡有。然而,每個人的人生都是獨特的,不能複製。人生常在追求「無限」與感覺「有限」中奮鬥和浮沉。「究竟我是誰﹖」、「我的價值為何﹖」、「我為何而活﹖」追求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是人性的感通,更是自我的內在覺醒。認識真正的自己,作出正確的自強。

渺小如塵,卑微軟弱

與浩瀚宇宙、星際萬象相比,人的體積、力量和壽命極其有限。人輕如微塵,隨風飄起,落地無聲。在歷史長河中,緩流著人類的成敗、盛衰、生死、功過和罪罰的故事。人本質是軟弱的,包含:脆弱、恐懼、迷失、犯錯、病患、衰老和必死。三年新冠疫情肆虐,極小的病毒已令七億人受感染,六百萬人死亡。人生總是脫離不了生老病死的命途。陶淵明《雜詩》道出「人生無根蒂,飄如陌上塵,分散逐風轉,此已非常身…盛年不重來,一日難再晨。」在創造主眼中,人類渺小如微塵。「看哪,萬民都像水桶的一滴,又算如天平上的微塵;他舉起眾海島,好像極微之物」(以賽亞書40:15)

存在空虛,渴望永恆

當曲終人散、夜闌人靜的時份,你曾否感覺到莫名的空虛?這種空虛感來自每個人內心的一個空洞。而「存在空虛」是源於人類在宇宙時空中對自己的「基本孤獨」的感知。這是因為人與上帝、自然、別人及自我的關係變得疏遠。即使婚姻也不能救人脫離空虛和寂寞,因為兩個人進入親密的關係裏,「自我中心」仍可以使人掉進焦慮的泥沼裏。在永恆的召喚下,面對天地悠悠,蘇東坡在《前赤壁賦》發出感歎「哀吾生之須臾,羨長江之無窮。挾飛仙以遨遊,抱明月而長終。」基督教神學家奧古斯丁深明究竟,他說:「神啊,是祢創造了我們,惟有在祢裏面,我們才能得到真正的安息。」誠然,「塵土仍歸於地,靈仍歸於賜靈的神。」(傳道書12:7)

受造奇妙,勇創價值

創造主用泥土造人的軀體,再注入氣息。每個人自出母腹已被刻上獨特的身份密碼,各有自己的指紋和DNA,是獨一無二的。人類受造奇妙,其生命的價值不止於他本質上的獨特性,還在於他能不斷創造價值。更超然的是,人是神按祂的形象造的,人被賦予屬靈的本質,能感應屬靈超然的召喚。人必須聆聽和回應來自創造主的聲音,找到自身的熱情和價值,不僅將自己的精力局限於一己的利益上。創造主呼喚我們要回應受造世界的人和事,社會和自然的迫切的需要。人受造奇妙,能追求完善,勇創價值。我試分享一首饒富情趣的歌《生命之曲》部份歌詞。其中的「它」是指生命。讓我們一起歌頌生命。

生命之曲

(作詞:林振強)

生命生命這好傢伙,何時我也說它不錯
是它是它給我光陰和靈魂
是它是它給我雙親和情人
是它是它給我知已和良朋
是它是它給我天空和浮雲
還讓我去印下腳印
讓我聽宇宙聲韻
讓我認識許多個好人 奇人 能人 同途人


作者簡介:作者從事-講道、培訓、寫作、生命導師。

You may also like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