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牧靈素箋】問君能有幾多愁(中)

溫清華

親愛的:

謝謝你的忍耐,希望你還記得上一封信,我們透過《哥林多後書》二1-11,看見保羅以他個人與哥林多人的關係,談到憂愁、快樂和赦免等重要課題。我說這只是個開端,更重要的話保羅留待12-17節才說出來。就讓我把這段經文一併抄錄出來,再和你解說一下:

2:12 我從前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羅亞,主也給我開了門。2:13 那時,因為沒有遇見兄弟提多,我心裡不安,便辭別那裡的人往馬其頓去了。2:14 感謝 神!常率領我們在基督裡誇勝,並藉著我們在各處顯揚那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香氣。2:15 因為我們在 神面前,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,都有基督馨香之氣。2:16 在這等人,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;在那等人,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。這事誰能當得起呢?2:17 我們不像那許多人,為利混亂 神的道;乃是由於誠實,由於 神,在 神面前憑著基督講道。

保羅最大的希望,是哥林多人能和他站在同一陣線,因此,他無論如何也要找到帶信人提多,問明他造訪哥林多教會的結果。保羅起先在特羅亞找提多,雖然那裡的福音工作做得很好,但保羅也無心戀戰,轉到馬其頓找提多。感謝神,保羅終於在馬其頓遇見了提多,又知道哥林多人有好的回應,肯作出改變。但這並未減低他的焦慮,因為提多可能又把哥林多教會的另一些新問題告訴保羅。所以保羅在《哥林多後書》二章14-17節說的一番話,值得我們留意一下:

14不過,感謝神!常在基督裡帶領我們,又藉我們在各處顯揚認識他的香氣。15因在那些蒙救和滅亡的人群中,我們是基督的祭香,〔獻〕給神的。16對後者〔滅亡的人〕來說,〔我們是〕由死到死〔叫人死〕的香氣;對前者〔蒙救的人〕來說,〔我們是〕由生到生〔叫人生〕的香氣。這些事,〔除了是神所指派〕誰有資格來承擔呢?17因我們不像許多人,為圖利而混淆神的道,相反的,我們在神面前,在基督裏講的,像〔是〕出於真誠,像〔是〕出於神。」〔自譯〕

保羅一方面感謝神,讓他遇見提多;另一方面講生命與死亡的問題,講到蒙救又講到滅亡〔非常矛盾!〕哥林多信徒並未完全接納保羅,他們把他和其他人比較〔「17因我們不像許多人,…」〕。在這裡,保羅希望在基督耶穌榜樣的感召和帶領下,哥林多信徒可以發現,他們與保羅一樣,都是在作見證。不是列在被擄者的行列中,就是被押送到刑場上,作受苦的見證。好像祭牲一般,他們在被獻時燒出香氣,呈獻給神。至於那些批評他們的人所作的評價,轉過頭來會成為他們自己的評價。如果他們是已經蒙救的人,保羅的榜樣只會叫他們生命得建立;但如果他們是自取滅亡的人,保羅的榜樣反成為他們的絆腳石。保羅自己卻不是為「圖利」而事奉,而是基於「真誠」,在神眼前和在基督裡傳講神的道。

保羅與哥林多人之間的誤會和傷痕,他已經下了一番功夫〔包括親自造訪和寫信〕,希望加以修補和治愈。可惜,事與願違,他們之間仍疑雲重重,嚴重影響保羅,使他連傳福音也要暫時擱置,四圍找他派到哥林多送信的提多,目的希望從他口中,知道哥林多人的反應。在保羅還未找到提多前,他個人的焦慮簡直是難以形容。問題不只出自外面的情況,更主要是因為在保羅自己內心世界中,起碼有三個連他自己也解答不到的問題:

  1. 哥林多人是否感受他的愛〔期望對方改變〕﹙二1-4﹚?
  2. 哥林多人有否懲治犯錯者〔期望對方寬恕〕﹙二5-11﹚?
  3. 哥林多人是否仍然信任他〔期望對方接納〕﹙二12-17﹚?

這些問題在保羅心裡產生困惑,導致個人的張力。在林後二章,保羅借助三個步驟,來紓緩他自己個人的張力,結果帶來他的三個發現:

  • 真愛令人無愁﹙二1-4﹚-當我的喜樂是你的喜樂,你的喜樂是我的喜樂時,愛同時會出現;因愛的出現,一切愁雲盡化煙。
  • 寬恕始於紀律﹙二5-11﹚-紀律只令犯錯者難堪,但無紀律卻令犯錯和沒有犯錯的人一起不開心。紀律旨在重建;重建卻始於寬恕。
  • 問題無阻合作﹙二12-17﹚-保羅不但找到提多,從他口中知道哥林多情況,他還發現只要:﹙a﹚信的人同在被擄者行列中〔以主為首〕﹙12-14﹚,﹙b﹚信的人同預備獻在祭壇上〔向主盡忠〕﹙15-17﹚,問題總可以解決。

相信你一定想知道如何應用保羅的發現,可惜剛接到電話,要我外出處理一件事,我只好停在這裡。下一封信我會繼續!祝主恩夠用!

清華敬覆


作者曾任香港及美國三間華人教會主任牧師,神學院兼任講師和基督教出版社副社長,及紐約中華海外宣道會牧師

You may also like...